期刊看点:教育对话的融合意蕴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2-1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娜在近期《教学与管理》发表《论教育对话的融合品性》一文指出,教育对话在增进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、实现彼此理解和促使其在生活中向他人开放自我方面处于核心地位。融合是教育对话的一种内在品质,它融汇、贯穿于对话的始终,在无形之中推动着教育主体沉浸于集体的“意义世界”之中,使其紧紧地融为一体。教育对话“活”的艺术则是融合品性的凸显,体现为教育主体在对话中会自觉地去搁置判断与假定,倾听并质询、思考,逐渐融会贯通。最终使得整个学校范围营造一种“深度民主”的氛围。教育对话的改造力在于教育主体自身的行为和意识会发生变化,并能灵活地将技能、技巧和艺术结合,去机智地捕捉人与人之间观念的流动,将不同的思想和感受聚合在一起,教育主体之间出现一种建立和分享共同意义的积极心态,从而实现自身与集体的飞跃式发展。